菜单

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备案现状的工作报告

日期: 2017-08-06
浏览: 2827

2016年2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要求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以下简称私募基金)登记以来,对私募基金备案登记的审核日趋严格。截止目前,对私募基金牌照的审核标准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

一、牌照备案现状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商注册较难

去年全国工商部门已暂停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投资、资产管理、基金等相关字样的公司。目前,各别地区有条件的开放办理此类公司,但大部分为一些省份新建的基金小镇,并且大多都需要到当地有管辖权的金融办履行前置审批手续,审查条件严格,审批期限通常较长。

2、实缴资本较高

私募基金与其他类型公司相比,注册资本比较高。中基协为考察私募基金的运营能力,对实缴资本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要求实缴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实缴一般不低于300万,并建议私募基金客户以实缴500万以上为宜。

3、高管人员要求较高

根据中基协的要求,私募基金至少有两名高管。可是,最新中基协反馈意见,高管要求如下:首先、不能兼职,必须为专职员工;其次、通过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同时要有与所任职务相对应的工作经验,并且要详细描述所参与的项目及业绩。

因私募基金行业刚刚兴起,从业人员较少,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大多已在私募基金公司任职,故新申请的私募基金公司想招到合适高管,便成为一个难点。

4、工作量增加

 2017年5月份开始,最新中基协的反馈意见中要求,私募基金需要提供《商业计划书》、《拟投资项目说明书》、《投资意向书》等与发行产品有关的文件。此类文件本应在私募基金牌照备案通过后,6个月内发行产品时制作提交中基协,但目前,此类工作提前到牌照申请备案阶段。

5、周期越来越长

2016年的牌照备案审核周期在1个月左右,反馈意见大多一次,今年的审核周期基本在3个月左右,反馈意见大多两三次。而且出现个别私募基金的反馈意见提交后,中基协迟迟没有任何反馈意见,一拖就是一两个月。

二、分析总结:

通过目前的现象分析,中基协之所以一再提高私募基金的准入门槛,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通过去年的规范清理,私募基金的数量从28000家降到17000家,保壳成功的私募基金在后续的运行中也有一小部分出了一定的问题,破坏了基金行业的整体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沉淀优质的私募基金就成为题中之义。

2、中基协通过各项措施控制私募基金的新增数量,但控制措施没有挡住投资人的热情,新申请私募基金牌照的数量依然高位运行,所以为了有序的引导行业发展,提高准入标准也就在所难免。

3、中基协希望新申请牌照的私募基金资产规模能具有一定体量,规模化的私募基金有专业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小规模的基金公司,由于抗风险能力差,专业度不高,将逐渐丧失生存空间。

4、逐步培养、形成高素质的基金人才队伍。我们认为将来基金行业的从业资格考试的难度会不断加大,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

5、各项严格措施有利于降低行业风险。尤其是基金行业作为新兴业态,社会认知程度不高,在初起阶段更需要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这对保护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未来趋势

1、中基协会将会进一步提高牌照申请的各项标准(目前是14项标准),行业的准入门槛会越来越高。

2、成规模的私募基金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小的私募基金将很难生存。

3、基金行业的人员短缺现象已经很突出,未来在此领域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和需求,尤其是有着良好过往业绩的从业人员。目前我省在此方面的人才更为稀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是一项重要课题。基金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未来必定会炙手可热。

4、目前,从省内的私募基金从业机构来看,已经有个别机构脱颖而出,无论是业绩、还是规模上,做得业内有目共睹。对这样的机构,政府层面可以考虑树立标杆,并出台相应的奖励、优惠政策,更好的鼓励本地私募基金积极发展,也为引进外地优秀的私募基金公司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崔永志、朱香冰

相关推荐 了解更多
2024 - 1212 - 1111
点击次数: 74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数据资产”,不仅关乎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竞争力,还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将数据作为资产正式记录于财务报表中(即数据资产入表),更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数据资产入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合规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4 - 1010 - 0808
点击次数: 740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约定股东会决议必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的有效性分析
2024 - 0808 - 1212
点击次数: 740
章程是公司的“宪法”,是公司法人设立和活动的基本规则,是股东(出资人)意志的重要载体和法定表现形式,也是规范公司组织形式和行为准则的主要依据。
2024 - 0505 - 2121
点击次数: 740
限制高消费 司法拘留 第三人自愿代履行的变更、追加
2024 - 0202 - 2828
点击次数: 740
萨丽娜-律师在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中见证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下)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51号商会总部大厦B座14层 © 辽宁青联律师事务所(Qinglian Law Firm)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4-2828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