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律师解读:监管来了 P2P哪些事情被禁止了?

日期: 2016-02-25
浏览: 3432

    2015年12月28日,预示着真正P2P网贷春天来临的《网络贷款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网贷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由银监会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读网贷暂行办法全文,本所律师汇总12项明确禁止的事项,现与大家分享:

    一、禁止自融
    网贷暂行办法终于给“自融”下了法律定义,即: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这里把自融的概念作了扩大解释,也就是说除了平台自身不得为自己所属公司融资外,还不能给有关联关系的公司融资。这里的关联关系可以是股权上有牵连也可以是利益上有输送。但至于股权关系远到什么程度才不构成关联,需要司法机关通过判例等作更细的解释。
    二、不得有资金池
    第十条第二款所称的“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实质上就是指存在:明资金池或暗资金池。这就使得一些平台的活期产品受到挑战,明明白白的资金池没有,另外设置特殊目的公司或采取变通手段也可能被归入不合规范畴。
    三、不得承诺保本保息或“自担”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曾经提到如果平台在广告等位置承诺保本保息,就必须兑现承诺。网贷暂行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不得“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实际上就是杜绝P2P网络借贷平台向金融消费者作出难以实现的承诺,从根本上斩断金融消费者的投机心理,让大家接受风险自担的金融消费理念。
    四、实名注册
    禁止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实质上有洗钱和防止上游犯罪的意图。非实名注册将导致有些资金难以进入国家监管视线,容易增加腐败等风险。
    五、不得放贷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前段时间也在征求意见,国家并非不放开这一领域。只是不能监管套利,如果是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依法放贷;但P2P网络借贷平台无牌照不得经营金融业务。对于此项规定,征求意见稿留有余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就是给P2P平台一个机会,要么拿牌照,要么盯住放贷人资格,总之,必须有资质否则不得进行金融业务。
    六、不得期限错配
    现实中,借款企业的需求是长期借贷;而金融消费者的供给是:短期出借。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作为中介机构,P2P平台扮演了“乱点鸳鸯谱”的角色,拆东家的墙,这边挪几块砖,那边挪几块砖,一旦资金链紧张就容易出现流动性问题,继而网贷平台被各方力量裹挟“车裂而死”。
    七、不得卖理财
    拥有牌照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在互联网化。此举给传统金融机构留有发展空间,也安抚他们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野蛮生长的“怨气”。P2P不能来抢生意了,但可以合作一起做生意。网贷平台是否在一定范围内协助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做导流工作,大家一起搂钱更安全。
    八、不得捆绑搭售
    本项规定会影响一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创新,老百姓的胃口是喜爱新奇的,在固定收益基础上,金融消费者在寻求新的刺激点,这时候有些平台适时推出了浮动收益的各种新玩儿法,如果本条款通过,势必影响P2P中介服务的生命力,建议监管机构慎重考虑。

九、不得虚构、夸大、不得不正当竞争
    本项规定的主旨是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宣传和销售行为。不得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视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后半句实质上与我国《反不正当法》的相应条文表述近似,防止网贷平台和相关机构在宣传、销售时损害同业声誉,误导金融消费者。
    十、P2P股票配资被彻底叫停
    不得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此规定彻底把股票配资这种业务模式从P2P网贷商业模式中抹去了。自恶意做空影响中国股市大局后,股票配资一直广为诟病。去年热闹的配资场面依然不复存在,此举强调了不得为股票配资输血,也是意料之中。
    十一、不得股权、实物众筹
    这与“分业监管”的思路一脉相承,网贷平台从事民间借贷的撮合工作归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网贷处监管,而股权众筹归证监会,实物众筹要看是哪种实物归口商务部或国家工商总局等其他部门监管。
    十二、不得违法
    网贷条例征求意见稿的第十条第十二款属于“兜底条款”,是立法技术。防止经济市场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无法被涵盖,所以,设计此条款属于杀手锏。
    综上,“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监管机关尊重从业者的表现,P2P网络借贷平台及其员工应当认真研究,结合实际经验,反馈真实意见给监管机关。无论如何,法规来了,真正的春天快来了。

 


相关推荐 了解更多
2025 - 0707 - 1717
点击次数: 740
2025 - 0606 - 2626
点击次数: 740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简称 DD),又称审慎性调查。是指在收购兼并、股票或者债权发行与上市、资产转让、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资本运作中,对目标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以评估潜在风险、了解真实状况,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它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法律、财务、业务等多方面的内容,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保障决策科学性的重要手段。
2025 - 0606 - 0909
点击次数: 7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我国职务发明创造分为“执行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和“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两类。
2024 - 1212 - 1111
点击次数: 74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数据资产”,不仅关乎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竞争力,还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将数据作为资产正式记录于财务报表中(即数据资产入表),更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数据资产入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合规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51号商会总部大厦B座14层 © 辽宁青联律师事务所(Qinglian Law Firm)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4-28282868